close

這類的案例在門診常常遇到,這篇有提到一些滿重要的保健概念,值得大家參考。


 


 


兒童習慣性流鼻血 居家預防要點


 


作者: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雅雯/台北報導 | 華人健康網 – 2012年11月8日 下午2:46






許多兒童在秋冬季節,常常一起床打個噴嚏,鼻血就流了出來,醫師表示,以幼稚園到國小低年級學童最常見,主要是鼻子黏膜尚未發育完全,黏膜比較薄的情況下,受到壓迫或刺激就容易裂開,居家預防要從「防乾裂」以及「避免刺激」做起。




北醫附醫耳鼻喉科主任許信德表示,鼻血出血點主要在鼻前庭,也就是手指挖得到的地方,黏膜下有一群血管叢,當黏膜裂開就可能出血。雖然從外面按壓鼻翼即可止血,不過傷口容易讓分泌物黏在上面,一旦去摳挖,很容易連結痂一起撕裂而再度出血。


兒童會習慣性流鼻血,根本原因在於鼻黏膜比較薄,可能晚上睡覺鼻子被壓迫時,就已經微微出血而不自知,結果一起床因為冷空氣影響而打噴嚏,或是過敏發作、摳鼻子等刺激,使得較大量的鼻血、連同血塊流出來。


塗抹凡士林防乾裂


許信德醫師表示,秋冬季節時皮膚可能有乾裂等問題,鼻黏膜也是一樣,因此居家預防可從防乾裂做起,可使用棉花棒將凡士林塗抹在鼻腔內約1公分的位置,避免鼻腔內過度乾燥,塗抹頻率可以早晚各一次、尤其著重在睡前


控制過敏與挖鼻孔


兒童由於鼻黏膜較薄,因此揉鼻子、摳鼻屎、用力擤鼻涕或打噴嚏,都可能導致流鼻血。除了要避免有搓揉鼻子的行為,特別對於過敏兒,要協助控制接觸過敏原,才不會容易鼻子癢、打噴嚏。


冬季也容易罹患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,同樣會讓鼻黏膜的血管充血腫脹,增加破裂出血風險,因此做好保暖避免冷空氣刺激、戴口罩預防病毒感染,也能降低流鼻血的機會。


雖然這類流鼻血大多數無礙健康,不過若鼻血難以止住且持續大量出血,應立即就醫,檢查是否有凝血功能異常、甚至腫瘤等問題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柯醫師 的頭像
    柯醫師

    柯銘澤耳鼻喉科診所部落格

    柯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