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看到這篇報導,不得不出來糾正一下。尿不出來,並非「抗組織胺」(文中藍字)的效果,而是某些複方感冒藥中含有的「偽麻黃素」所導致。另外,抗組織胺本身是沒有消炎作用的。所以,年紀大的病人、有攝護腺問題、或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我通常都不會開這類藥物,這是用藥常識。
吃感冒藥尿不出來 求醫疏通

一名40多歲婦人常有「很難尿尿」的困擾,最近她感冒看醫生,吃了藥後狀況變本加厲,明明很想尿尿,卻怎麼都無法「解放」,最後到泌尿科求助透過導尿「疏通」,好不容易才導出600㏄的尿液。醫師表示,極少數婦女會有下盤括約肌痙攣症狀,若服用感冒藥,其中的抗組織胺成分會導致括約肌更加緊繃。
高雄市立小港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張美玉指出,解尿困難大多發生在攝護腺肥大的熟齡男性身上,正常婦女的尿道短,照理說較不會有類似問題,但門診上約有不到1%的女性個案,因尿道口括約肌太緊或有痙攣現象,即使「膀胱快爆掉」,就是無法尿尿。
張美玉說,治療過敏性鼻炎、感冒或暈車的藥物中大多含有消炎的抗組織胺或抗乙烯膽鹼成分,會導致尿道括約肌更加緊繃,才會讓婦人完全無法排尿。
張美玉提醒,除了先天括約肌緊繃婦女,不少女性逛街會長時間憋尿,或是在外如廁,仍有雙腳踩上馬桶墊的壞習慣,該動作長期「鍛鍊」下來,也會導致括約肌緊繃。年輕女性若發現已有排尿困難現象,就醫時應向醫師說明自身症狀,開立抗組織胺成分較低的藥物,才不會陷入「PP危機」!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