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        最近一個月來,感染腸病毒的小朋友真的很多,根據我非正式的統計,應該是比去年同期多。而且傳染力極強,家中有一位小朋友發病,等到發現有症狀再來看醫生時,往往已經潛伏一兩天,導致如果家裡還有另外一位小朋友,中獎的機率也極大。有些發病的小朋友非常小,還沒開始唸幼稚園,但是只要出入公眾場所,就有可能接觸到別人的口水(如沾黏在玩具或門把上),一定要非常注意。還好今年流行的病毒株多為克沙奇A6等,大部分都是輕症,併發手足口病的也不多。但如果小朋友特別昏睡、活動力差、或甚至完全不吃不喝,就要馬上去醫院就醫。

        此外,要提醒家長的是:今年的腸病毒在發病早期大多只有發燒,並非一開始就一定會有破洞產生。而產生破洞前,大多可以在軟顎處看到數個小紅點的群聚,只要看到這些小紅點,就要非常注意。最近有小朋友第一天在我這邊診斷出腸病毒,服藥後也改善很多,但再去小兒科處卻說沒看到破洞所以不是腸病毒。在此特地提出來,希望各位朋友注意。

 

 

腸病毒蠢動 醫院門診就診孩童激增四成

 

(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/綜合報導)炎炎夏日,也是腸病毒蠢動的危機時刻,讓醫院門診近期因為腸病毒而就診的孩童暴增四成之多,醫師就呼籲,家中的孩子若遭到腸病毒感染務必戴口罩,並且勤洗手注意衛生,若在學的孩子,一定要請假在家休息,以免一人得腸病毒,萬家皆遭傳染

腸病毒有好幾十種 感染後不能免疫 

大里仁愛醫院小兒科醫師劉芳青表示,腸病毒的型別有六、七十種,流行種類可能每年都有所不同,感染某一種血清型腸病毒後,只對該型病毒具有免疫力,並不能保護不受其他血清型腸病毒感染,但臨床症狀有逐漸減輕的可能。

腸病毒的傳染性極強,可經由腸胃道(糞、口、水、食物)及呼吸道(飛沫、咳嗽、打噴嚏)傳染,也可能經由接觸患者口鼻分泌物而受到感染。在發病前數天,喉嚨及糞便即都有病毒存在,而患者可持續經由腸道排放出病毒,時間可長達4 到8週之久,成為潛在感染源,增加防治上的困難。

雖然腸病毒具有高度傳染力,但可藉由勤洗手及戴口罩來預防;劉芳青進一步提到,正確的濕、搓、沖、捧、擦洗手五步驟,可將手中的病菌洗去,實為降低腸病毒感染機會最實際又有效方法。環境及生活習慣上則注意:

1)陽光曝曬及保持乾燥或室內經常的紫外線照射,可以降低腸病毒的活性及室溫下存活的時間。

2)使用漂白水的洗滌及擦洗家具及地板,提高餘氯,可以迅速讓腸病毒失去活性。

3)注意營養、均衡飲食、運動及充足睡眠,以增強個人的免疫力。

4)幼童(尤其三歲以下幼兒)有較高比率會併發腦炎、類小兒麻痺症候群或肺水腫、心肌炎等嚴重症狀,因此幼童之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,避免將病毒傳染幼童。

5)餵食母乳,也可以提高嬰兒抵抗力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柯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