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頸長腫塊 童死於鼻咽癌

最小病患3歲 有症狀及早就醫

2014年07月04日 
 
 
 

【吳慧芬╱高雄報導】一名十歲男童頸部出現一個兩公分的腫塊,就醫確診竟是鼻咽癌,經治療依舊不治。醫師指鼻咽癌雖好發於年逾四十歲中老年人,但各年齡層都可能發生,除常見頸部腫塊外,也可能會因腫瘤壓迫腦神經,出現眼球不能轉動的情況,民眾若有上述症狀應盡速就醫。

收治病例的阮綜合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郭文烈昨表示,男童頸部腫塊,位於左耳下方的上頸部處,就醫前已在其他診所看診,都被認為是感冒引發的頸部淋巴炎,但吃藥打針,腫塊依舊未消褪,經他安排切片檢查,證實是鼻咽癌轉移的腫塊,隨即安排放射治療,但一年後,男童依舊不治。 

 

患者平均年齡47歲

郭文烈指出,國內每年約新增一千五百名鼻咽癌患者,患者平均年齡是四十七歲,但偶爾會收治到兒少病例,除上述男童外,他也曾收治另一名十一歲的小四男童,也是因頸部出現腫塊就醫,後經治療,因癌細胞已轉移多處,最後不治往生。
郭說,頸部腫塊、單側鼻塞或耳悶是鼻咽癌常見症狀,不過,因腫瘤可能會壓迫神經或轉移,出現多樣化的表現,例如他先前收治的一名五十歲婦人,因腫瘤壓迫腦神經,出現複視、眼球難以轉動的症狀,還有一名男子則因轉移的癌細胞吃進骨頭,大腿骨變得脆弱、骨折就醫,才得以被確診罹患鼻咽癌。
台南安南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邱怡喬說,鼻咽癌治療以放射治療為主,患者男多於女,他曾收治年僅十九歲的男大學生,也是因頸部出現腫塊來就醫,所幸經放射治療後,成效良好,學生現規律回診追蹤病況中。 

鼻塞耳悶就要留意

郭文烈指兒少鼻咽癌患者佔少數,仍不可掉以輕心,國內最小的病例是名三歲孩童,提醒民眾不分年齡,若頸部若有腫塊,過了兩個月仍未消褪,或有單側鼻塞、流鼻血、耳悶等疑似症狀,要快點就醫;若能早期發現進行治療,患者五年存活率,可達到九成。 

鼻咽癌防治注意事項

◎少吃醃漬、燒烤食物,有鼻咽癌家族史者定期健檢
◎若出現頸部腫塊、單側鼻塞或流鼻血、單側耳悶或耳痛、持續性耳鳴等鼻咽癌常見症狀,應就醫檢查
◎部分鼻咽癌因癌細胞轉移與壓迫,會有複視、眼球不能移動、身體骨折等表現
◎鼻咽癌治療以放射治療為主,早期發現存活率可達九成,應及早就醫
資料來源:郭文烈醫師、邱怡喬醫師

 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柯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