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最近看了第四台(LS time)在重播的「大秦帝國」,內容是講述戰國時代秦國由弱變強的故事。這部電視劇不論劇情、對白、道具、配樂、演員演技都可以說是一時之選,是最近我看過最精緻、最考究的,非常值得一看。但凡國家重大變革,必會引來新舊勢力的重新分配、對抗,所以,深徹變法、改革向來都是艱鉅的任務,如果缺乏一個有遠見、「淡定」的英明領導者在背後穩定的支持著,最後必招致失敗。看了戰國時代的商鞅變法,又回頭看看最近的國家賦稅改革,真是令人感慨啊!


回顧中國歷史,商鞅變法應該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變法成功的,真可謂曠古絕今。除了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,君臣的配合、互相堅信不移已經是很困難了; 更何況商鞅下場悲慘,導致後世義無反顧變法的人極少(六君子亦算是悲劇人物之一)。但就算商鞅變法在強國上是成功的,此也只能算是戰時法治表面上國家對外是強盛了,秦國變成一個人口眾多、農工興盛、甲庫充盈、軍容壯盛、民勇公戰的強國,但這樣的一樁強國「美事」,史家卻甚少讚揚,大多只說是為了統一全中國奠定了根基,如此而已。或許是因為變法裡面,充斥著一些不盡人道的法令以及酷刑,如什伍連坐法,使得人人互不信任,連至親之人也得要舉發(讓人聯想到紅衛兵)。如此,雖則國家強,但人倫弱,戰時大爭之世有其功效; 但放諸於統一的國家則容易失敗。(眾家知道有所謂秦始皇的暴政,撇除某些具有爭議性的暴政不提,秦始皇統一後沿用原秦法(商鞅當初就遭遇多大阻力了?),再加上李斯的新法,要放在剛統一的全國來使用本來就容易失敗; 也因為不易成功,所以推行上又使用了高壓手段,所以最終導致快速滅亡)。因為法家思想是防範人之惡性,實行面上固就困難,加上其思想歸根就底是使國家強大,但若國家已經統一了,對於為政者已不再具有優越性及吸引力; 相反儒家思想卻是強調人倫,在推行上不容易得罪人,所以後來才會有漢武帝的「罷黜百家,獨尊儒術」,也從此,「儒家思想」深植於漢人血液之中。加之後來,中國歷代除了少數時期是有列國並存如五代十國、魏晉南北朝時代,其他大部分時代都是在一個統一的王朝裡面,所以儒家更能成為顯學。所以,法治思想向來就不是漢人的中心思想。


提到法治,再回顧台灣現在的司法,只能用亂七八糟來形容。不同法官有不同審判結果,一審二審往往是天壤之別,大部分都只是因為法官「自由心證」不同而已,而且刑期定奪也是在自由心證的範圍裡面跑。這根本是「人治」而非「法治」。司法不彰,民眾也不大守法。看看每天有多少人闖紅燈?有多少人在收集發票(作假帳)?有多少人酒駕還不知道錯在哪裡?歸根就底,就是因為台灣是一個講關係的社會(儒家思想的產物,經營人際關係遠比守法重要)。從前,會耍特權的只有某些階級,現在,雖然是所謂的民主時代,但是耍特權的人還是一樣多,只是變成人人都可以有特權,只要一旦掌握了某些公器自然就有特權(只是有年限而已),只是這種所謂的特權已經形成了一個恐怖的平衡,民眾也彷彿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。當一個國家裡面抱怨的人越多、貧富差距越大,自然越容易走向社會主義,這是為政者必須要注意的。


方今台灣之世,列強環伺,有像當初秦國弱小的時候嗎?能變法改革嗎?別開玩笑了。我無意批評時事,但看到這幾個月以來的種種粗糙手法,實在是看不到未來。看了「大秦帝國」裡面,最讓人敬佩的,不是商鞅,而是秦公。又恰巧看到最近韓國晉身20-50之林,我們卻把資源都耗在內鬥上,真讓人想問:台灣啊,還要多久啊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柯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