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平常不常拜讀趙先生的評論,但此篇的確是一針見血。

 


保大病不保小病



2012年04月13日   蘋果日報


健保像一個無底洞,隨著台灣的人口老化以及各式各樣日新月異的檢測儀器和治療藥物,這個無底洞還真深不見底。



當初健保的立法就很草率,這麼重大的法案是在國民黨一聲令下,立法院挑燈夜戰,漏夜通過的,那時我還在立法院,絕大多數立委都是一面趴在桌上一面舉手表決,這樣的立法品質怎麼會周延?
號稱「健康保險」其實根本是「健康福利」,我們本來不是社會福利的國家,卻要搞社會福利式的健保,難怪千瘡百孔、捉襟見肘,過不了多久錢就不夠,過不了多久錢又不夠,只要「健保」存在,錢就永遠不夠,當然,台灣也不是不能轉變成北歐那樣的社會福利國家,不過那要整體配套,全面革命性翻天覆地的改變。
保險有幾個原則,一是分攤風險,大多數人每人出點小錢,集中幫助少數發生意外的人,二是出錢愈多能買的保障愈多,但我們的健保不是這麼回事,是典型掛羊頭賣狗肉


減少浪費解救健保


就以汽車保險好了,你必須買第三人責任險,你也可以加碼買意外險、偷竊險,又分甲式、乙式,如果你想要出事全賠,你的保費就很高,如果你不想付太高的保費,你可以選擇較高的自付額,譬如說五千元以下的修理費自付,為了大幅減少高昂的保費,大部分人都選擇一定的自付額,買車險主要是怕出大車禍或失竊,並不是為了一些小小的碰撞。
我們的健保無所不保,在全世界都屬奇觀,如果國家很有錢,又產石油又產鑽石,能從生老病死到吃喝玩樂全包,當然很好,但如果錢不夠,只好用在刀口上,一般的小病,很多不看醫生也會好,像傷風感冒,多喝水多休息,一個星期也就過去了,真得到流感才看醫生,很多醫生也勸病人,少吃藥,多曬太陽多運動,不適就會緩解,但現在反正有健保,不看白不看,不看對不起健保,不管大病小病一概去醫院,很多醫院都是大排長龍,醫生一天看二、三百個病人,小小的診間會同時擠上三個病人,加上陪伴的家屬,病人全無隱私,醫生也沒時間,病人和病人,病人和醫院還常互相傳染疾病,真是病人可憐、醫生也可憐,病人抱怨,醫生也抱怨,而且因為大病小病都看,反而容易忽略了大病。
我在美國公司服務時,公司有為員工保醫療險,但自付額很高,有些小病想想會花錢就算了,以前看到有些人身患重病沒錢治療很可憐,甚至拖垮整個家庭,健保主要應照顧這樣重病的病患,如果你什麼都想照顧,就什麼都照顧不好,要不然就是錢嚴重不夠
要救健保只有兩種方式,一是保大病不保小病,二是大幅提高自付額,付不起的人由政府補貼,有能力的人自己付,這樣既可減少浪費,也可把有限的資源集中用在需要的人和病上面,如不能釜底抽薪大刀闊斧改變,則現在搞的都是小枝小節無關痛癢的皮毛。



<趙少康傳真>
作者為廣播電視主持人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柯醫師 的頭像
    柯醫師

    柯銘澤耳鼻喉科診所部落格

    柯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